守护粮食安全的返乡创业者
“乡亲们辛辛苦苦把水稻收回来,不能因为阴雨天气影响一年的收成。”秋收时节,秋雨连绵,在固始县徐集镇耀一农业专业合作社,竹永继每天都早早来到立式烘干仓,忙着和工人们一起烘干水稻。
“乡亲们辛辛苦苦把水稻收回来,不能因为阴雨天气影响一年的收成。”秋收时节,秋雨连绵,在固始县徐集镇耀一农业专业合作社,竹永继每天都早早来到立式烘干仓,忙着和工人们一起烘干水稻。
近期,数十年难遇的连阴雨侵袭,给粮食生产、收储带来了巨大挑战。为全力保障粮食安全,维护农民切身利益,鄢陵县望田供销合作社迅速反应,从宣传引导、烘干能力提升、田间管理等多方面入手,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应对。
在临沂客户端讯“三秋”是秋粮收获、小麦播种的关键窗口期。我市9月以来多轮降水叠加,气象部门预计10月降水仍较常年偏多,秋汛已对“三秋”生产工作产生不利影响。市委、市政府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,打响了一场抢收抢种的攻坚战。一系列立足当
高度重视“双抢一保”工作。通知强调各市要站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高度,牢固树立“减损就是增产,减灾就是增粮”意识,把抓好秋收秋种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部门最重要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。迅速制定本地“双抢一保”具体工作方案,千方百计加快秋收秋种进度,确保秋粮应收尽收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我国“三农”工作,实实在在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答卷: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,把粮食安全的根基扎得更牢;监测对象稳稳脱贫,城乡差距缩小的良性循环越走越顺;农业现代化的步子加快,乡村建设的图景也越来越清晰。
从天气预报得知,今年秋天的雨还要下许多天,而且降雨的地区是秋粮主产区华北平原。从网友们发的视频资料看,现在正是玉米收获季节,但轮式联合收割机已经无法进地收割。
说起印度农业,不少人先想到的是它的“先天好条件”,1.8亿公顷耕地,比中国还多,而且大部分地方在热带、亚热带,土壤肥、气温高,理论上庄稼一年能收好几茬。
目前的情况来看,我国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已经出现老龄化。有关部门大概还在打着如意算盘,以为可以用机械化大农场来代替流失的农业劳动力。在没有特殊天气的情况下,这个算盘打得并不错。但粮食问题非同小可,不能光想着风调雨顺,还要考虑到如何应对极端天气。
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农村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场域,其人口结构、生产能力与供需平衡,直接关乎全国粮食安全根基。2024年国家统计局、农业农村部数据勾勒出清晰图景:4.65亿乡村常住人口实现口粮自给,1.413万亿斤粮食产量可覆盖13.35亿人口粮,7300万“缺
连日来,持续的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。作为农业大市,如何应对这场“雨考”?周口市精准施策、部门联动、多点发力,以抢收减损为核心,用充足资金托底保障,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户的利益。
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。尽管面临干旱、洪涝、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,我国粮食产量仍连续9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,连年稳产丰收,并在2024年首次迈上1.4万亿斤的新台阶。
实际上粮食安全无人负责,有组织的不负责任。18亿亩耕地的红线可能有数量,但是没有质量。所以真正的粮食安全是在每个人脑子里。粮食安全恐怕要跟大家强调一下,它不仅仅只是数量上够不够。一般的专家、学者在网上的讨论都会告诉你有多少播种面积、有多少产量等等。很少有人告诉
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《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安全保障条例(草案)》进行了初次审议,拟于2025年11月下旬进行再次审议。现将条例(草案)及说明全文公布,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。请将修改意见和建议于2025年10月31日前反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
当金风染黄稻浪,瓜果挂满枝头,农历秋分这一天,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——这是属于中国农民的专属节日,自2018年起,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便以最质朴的姿态,将农民的辛勤与荣光镌刻在国家节日的日历上。以“庆农业丰收·享美好生活”为主题,以“庆祝丰收、弘扬文化、
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,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,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、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,繁衍出一条贯穿古今的“大国粮脉”。
秋分,昼夜均平,寒暑相宜。在这一年中最具平衡之美的时节,我们迎来了第八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大江南北,稻菽卷起千层浪,瓜果飘出万里香。这醉人的丰收图景,不仅是对农民辛勤耕耘的犒赏,更是一本写着“中国算数”的生动教材。
秋分时节,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。这个承载着国家温度与民生期许的节日,奏响了属于“三农”的时代强音。这不仅是对丰收的庆贺,更是守护粮食安全、提振农民精神、推动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,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。
秋分刚过,神州大地铺展开一幅“稻浪翻滚金波涌,棉田绽放白银花”的丰收画卷。从东北平原的玉米地里收割机轰鸣作响,到江南水乡的稻田里农户弯腰拾穗,再到华北粮仓的谷场堆满金黄麦垛,秋季丰收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土地。粮满仓的喜人景象,不仅是季节的馈赠,更是国家粮食安全防
2025年7月10日,《安徽省实施〈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〉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已经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,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。这是我省贯彻实施《粮食安全保障法》的重要成果,标志着安徽省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迈入法治化、
乡村振兴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可感可及的生活实景,是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生动诠释。《乡村全面振兴规划(2024—2027年)》明确了这一战略的宏伟目标:到2027年取得实质性进展,2035年实现决定性突破,让乡村成为粮食安全的根基、生态宜居的家园、文化传承的